广西国际壮医医院

陈小刚名中医工作室 临床医案和诊疗方案

袁经阳 跟师医案记录2023

2024-08-20 17:23宣传科

陈小刚 广西名中医传承工作室

2023年1月~ 2023年12月

跟师医案记录

患者姓名

农**

性别

年龄

75岁

职业

退休

发病节气

春分

婚否

已婚

就诊日期

2023-01-16 09:52:20

主 诉

腰痛伴左下肢麻木疼痛2年余,加重2个月

现 病 史

患者诉2年前因不慎扭伤腰部出现腰部酸胀疼痛不适,后症状逐渐加重,出现左下肢疼痛及麻木感,久行及劳作后症状加重,休息后可缓解,期间未行特殊治疗,近两月左下肢疼痛及麻木症状加重,严重影响生活。舌质暗紫,苔薄白,脉弦紧。

望闻问切诊及专科检查

腰椎生理曲度变直,腰3~4、4~5棘间及椎旁压痛及叩击痛明显,左下肢肌力4级、肌张力正常,右下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左足背外侧皮肤感觉较对侧减弱,右下肢较左下肢短1.5cm,直腿抬高试验:左侧(30°),右侧(70°),加强试验阳性,屈髋屈膝试验(+),4字试验:左侧(+),右侧(-)。双下肢膝腱反射、跟随反射正常,双侧巴宾斯基征阴性。舌质暗紫,苔薄白,脉弦紧。

辩证分析

患者因跌扑闪挫导致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气血阻滞不通,不通则痛,属于气滞血瘀证。

中医(壮医)诊断: 腰痛 证型: 气滞血瘀证

治法: 活血化瘀止痛 选方:针刀松解+手法复位

处方:

局麻下行“回”字形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患者俯卧位,腹部置软枕,用I型3、4号针刀松解L3、L4、L5棘突及棘间,L3、L4、L5横突,骶正中嵴及骨后面及L4~L5、L5~S1黄韧带。针刀术毕,依次做以下3种手法:

    ①腰部拔伸牵引法;

    ②腰部斜扳法;

   

体会(不少于50字)

中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为内伤和外感。内伤多归于禀赋不足,肾亏腰府失养;外感为风、湿、寒、热诸邪痹阻经脉,或暴力扭伤,气滞血瘀 ,经脉不通而致腰痛。故其基本病机是邪实为标,正虚为本,本虚标实。

导师签名: 年 月 日

指导老师: 陈小刚 继承人: 袁经阳 跟师日期:2023年1月16日

跟师医案记录

患者姓名

甘**

性别

年龄

53岁

职业

个体

发病节气

春分

婚否

已婚

就诊日期

2023-02-06 09:12:08

主 诉

腰痛伴右下肢麻木1月余

现 病 史

患者诉1月前因劳累过度,出现腰痛,活动时加重,伴有右下肢麻痛,曾经某医院治疗,但无明显疗效。近日症状逐渐加重,故来我院就诊。

望闻问切诊及专科检查

神清语明,查体合作,被动体位,腰4~5、腰5~骶1棘间及椎旁处压痛,直腿抬高试验右30°,左35°,右小腿外侧皮肤感觉减弱,跟腱反射减弱。舌淡红,苔白腻,脉弦紧。

辩证分析

本病系寒湿之邪侵袭腰部,痹阻经络,湿气瘀滞故腰痛,脉舌均为寒湿停聚之象。

中医(壮医)诊断: 腰痹 证型: 寒湿内阻证

治法: 温经通络,补益肝肾 选方: 右归丸

处方:

熟地30g,山药20g,杜仲15g,菟丝子10g,肉桂10g,当归10g,枸杞15g,补骨脂 10g,鸡血藤20g,海桐皮15g,附子10g,甘草10g。7剂,1剂日2次,口服。

体会(不少于50字)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劳损引起的脊柱内外平衡失调而造成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马尾神经和神经根,产生腰痛和坐骨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腰痛”“痹痛”等范畴。陈老师认为本病为肾气本虚,风寒湿三邪气杂至,寒湿留着腰部,故腰腿痛。正如《素问·痹痛论》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

导师签名: 年 月 日

指导老师: 陈小刚 继承人: 袁经阳 跟师日期:2023年2月6日

跟师医案记录

患者姓名

胡**

性别

年龄

53岁

职业

个体

发病节气

惊蛰

婚否

已婚

就诊日期

2023-3-6 9:33:24

主 诉

颈肩痛伴恶心欲吐3月余

现 病 史

患者诉颈肩痛、头晕头胀、胸闷、恶心欲吐3月余。有时右臂酸痛手麻。曾在某某医院服过颈复康、颈痛灵等药,无明显效果。

望闻问切诊及专科检查

颈部活动不受限,颈胸段压痛(+),压头试验(+)。脉象弦滑,舌红,苔薄白根稍腻。

辩证分析

本病系痰凝血瘀,经脉受阻,髓海失充,肝风内动,风火上扰所致。

中医(壮医)诊断: 颈痹 证型: 痰凝血瘀证

治法: 通脉化痰,平肝息风,清眩舒颈 选方: 天麻钩藤饮

处方:天麻15g,钩藤20g,石决明25g,半夏15g,茯苓20g,葛根20g,陈皮15g,旋覆花(包煎)15g,竹茹15g,黄芩15g,丹参15g,白僵蚕15g,泽兰15g,全蝎5g,白芍20g,甘草10g。日1剂,嘱服1周。

体会(不少于50字)

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症状较复杂,易与内科、神经科、五官科等多种疾病相混淆,其误诊率在颈椎病各型中占首位。本型多合并神经根型或交感神经型,临床诊治要分清主次轻重。

本病以“眩晕”为主要症状,又因常合并颈肩臂疼痛,而具有“痹证”的特点。因此,本病的眩晕与其他各科之眩晕的病机有着很大的区别。

导师签名: 年 月 日

指导老师: 陈小刚 继承人: 袁经阳 跟师日期: 2023年3月6日

跟师医案记录

患者姓名

钟**

性别

年龄

52岁

职业

工人

发病节气

立夏

婚否

已婚

就诊日期

2023-05-08 08:45:21

主 诉

颈肩臂痛伴手麻木1月余

现 病 史

患者诉颈僵、肩臂痛,手麻木1月余。无明显诱因,起初颈僵、肩痛,继之臂痛、手麻,右侧为著,每遇阴雨天则症状加重。曾在某医院牵引,按摩,服颈复康等不效。

望闻问切诊及专科检查

颈活动不受限,颈胸段轻度压痛,压头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脉象沉迟而涩,舌淡苔薄白。

辩证分析

此系素体虚弱,肝肾不足,气血虚损,腠理不固,寒湿之邪,乘虚而入,邪留经络,络道闭阻,气血运行不畅而致。

中医(壮医)诊断: 颈痹 证型: 肝肾亏虚证

治法: 温阳散寒,益气通络 选方: 黄芪桂枝五物汤

处方:

黄芪30g,当归15g,川芎15g,鸡血藤20g,赤芍15g,羌活15g,桂枝15g,片姜黄15g,防风10g,葛根10g,陈皮10g,熟附片(先煎)7.5g,炙甘草5g。日1剂,嘱服1周。

体会(不少于50字)

神经根型颈椎病在颈椎病各型中发病率较高,约占60%,多见于25~65岁之间的青年、老年人,近年来青年人发生本病,不为少见。男多于女,重体力劳动者,多于非体力劳动者,多有颈部损伤或慢性劳损的病史。

本病在临床中可由三大原因导致:①年老体弱,肝肾不足,颈部筋脉失于温煦濡养,此为“不荣则痛”。②气滞血瘀,长期低头伏案或颈部慢性劳损,以致颈部经络阻滞,血流不畅,此乃“不通则痛”。③素体虚弱,气血不足,腠理不固,风寒湿邪滞留经脉,气血运行不畅,痹阻不通,所谓“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导师签名: 年 月 日

指导老师: 陈小刚 继承人: 袁经阳 跟师日期:2023年5月8日

跟师医案记录

患者姓名

黄**

性别

年龄

70岁

职业

退休

发病节气

中伏

婚否

已婚

就诊日期

2023-07-21 09:05:05

主 诉

右肩关节疼痛3月余

现 病 史

患者诉3个月前因肩部受凉后,出现右肩痛症状,并逐渐加重,畏风怕凉,日轻夜重,故今来就诊。既往右肩曾有扭伤史。

望闻问切诊及专科检查

右肩部广泛压痛,右肩关节活动轻度受限。舌淡红,无苔,脉象沉涩。

辩证分析

肩部外伤,筋骨受损,复感风寒湿侵袭,寒湿留于局部,致局部组织挛缩粘连,肩部筋脉拘急而发病。

中医(壮医)诊断: 肩痹 证型: 风寒湿痹证

治法: 温通经络,活血化瘀 选方: 舒筋活骨方

处方:

生山楂30g,桑棋子30g,鸡血藤20g,嫩桂枝15g,伸筋草15g,五加皮 15g,络石膝 15g,片姜黄15g,紫丹参15g,蓬莪术10g,嫩桑枝15g,生甘草5g。7剂,每日1剂水煎,一日2次口服。

体会(不少于50字)

“痹”者闭也,即闭阻不通之意,“痹证”是指人体由于营卫失和,腠理空疏,正气虚弱,风寒湿热邪侵入经络,凝滞关节,引起气血运行不畅,从而使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麻木、重着、酸楚、疼痛、肿胀、屈伸不利,甚至关节僵直变形的一种病证。《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盛者为行痹,寒气盛者为痛痹,湿气盛者为着痹也”,肌热如火者为热痹。《医学人门》云:“痹者,气闭塞不通流也,或痛痒,或麻痹,或手足缓弱。”风寒湿热之邪,侵入机体损害筋骨肌肉关节,痹阻经络气血,则各有其特有的症状。如风邪伤之,则上下窜痛,游走而不定;寒邪伤之,则火热灼痛,随痛随肿。在临床上虽有明显的区分,但往往单一出现者少,而淫邪杂合为病者多。只不过因症状不同,各有侧重而已。

导师签名: 年 月 日

指导老师: 陈小刚 继承人: 袁经阳 跟师日期:2023年7月21日

跟师医案记录

患者姓名

张**

性别

年龄

69岁

职业

个体

发病节气

霜降

婚否

已婚

就诊日期

2023-10-30 09:35:37

主 诉

右膝部间歇性疼痛3年,加重2周。

现 病 史

患者诉3年前不慎扭伤右膝,即觉右膝部疼痛,曾自服云南白药后缓解、每遇凉、上下楼梯或腾起时疼痛明显,今日症状逐渐加重,畏寒肢冷,故前来就诊。

望闻问切诊及专科检查

膝关节周围压痛、肤温正常,被动活动时可听到膝关节摩擦音,浮髌试验(-),麦氏征(+)、侧方挤压试验(+)。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缓

辩证分析

本病系年老体弱,肝肾亏虚,筋骨不得濡养,复感寒湿之邪,筋骨不利,发为本病。

中医(壮医)诊断: 膝痹 证型: 肝肾亏虚证

治法: 补肝益肾,强筋健骨 选方: 独活寄生汤

处方:

熟地30g,肉苁蓉20g,鹿衔草20g,骨碎补20g,淫羊藿20g鸡血藤20g,莱菔子10g,独活15g,防风15g,蚕沙15g。10剂,每日1剂水煎,一日2次口服。

体会(不少于50字)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关节疾病,又称增生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骨关节病、软骨软化性关节病等。它的主要病变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它可继发于创伤性关节炎、畸形性关节炎。本病多在中年以后发生。好发于负重大、活动多的关节,如脊柱、膝髋等处。

导师签名: 年 月 日

指导老师: 陈小刚 继承人: 袁经阳 跟师日期:2023年10月30日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微信服务号